|
|
发布日期:2022-04-02 09:48:34 作者:李孟阳 |
突如其来的疫情,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许多变化,一时间我们可能会难以适应,甚至还会出现担忧、焦虑等负面情绪。为此,黑龙江省林业卫生学校的心理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小建议,帮助大家调整心态,度过这个特殊的时期。
【学生篇】 1.保持情绪稳定。避免长时间讨论负面信息。 2.情绪波动是正常的。如果较长时间处于消极情绪中,要有意识地调节,转换想法,调整行为。 3.保持健康睡眠节律,早睡早起。保持健康饮食,也要注意个人卫生。 4.探索适合的锻炼方式,如广播体操、跑步、街舞、八段锦、瑜伽等。 5.制定好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,按照学校的要求,认真参加课程学习,完成作业。 6.不信谣、不传谣,不要仅看信息表面,而要根据信息发布方的公信力、支持证据和逻辑做出鉴别判断,避免受谣言误导。 7.与家人、朋友、同学等保持积极联系,彼此表达关心。有情绪波动时可与亲友倾诉,可以为压力较大的亲友提供力所能及的情感支持。
【家长篇】 1.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,保持良好的生活节奏和习惯,这有利于增强抵抗力。 2.家长应保持情绪稳定,注重孩子的防护措施,但不要过度焦虑和紧张。营造安全、和谐的家庭氛围,保障孩子内心的安全感。 3.适当安抚孩子,对出现烦躁不安、焦虑恐惧等异常情绪表现的孩子,宜多拥抱、陪伴入睡等,通过增强亲子关系重建安全感。 4.对于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,包括疫情、疾病、死亡等问题,家长要保持温和、耐心的态度,不回避、不批评、不忌讳,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理解力给予适宜的回答,回应孩子的疑问。
【教师篇】 1.学习疾病防控知识,做好个人防护,避免过度焦虑。 2.转移注意力,不苛求自己。非常时期,老师们有可能要经历不同的教学模式的转换,会面临很多变化和挑战,难免会出现烦躁、郁闷、注意力无法集中等情况。此时,不要强迫自己,放松一下心情,试着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,转移一下注意力。 3.保证睡眠和运动。在疫情之下,老师们既有繁重的教学压力,又有校园防控工作,工作量骤然增加。老师们应当合理作息,正常饮食,规律生活,适度运动,充足的睡眠和运动不仅是身体健康的基础,也是心理健康的保障。身心一体,照顾好身体,情绪也会随之变好,免疫力也能提升,就能做好各项工作。 4.平衡多重社会角色。特殊时期,老师要合理处理各种关系,转换好身份角色。在学校里,老师和学生是命运共同体,是战友,是同伴;在家庭中,很多教师也同为人父,为人母。面临家中和学校孩子的情感都需要得到较多照顾时,多重角色容易失衡。针对这种情况,教师需要接纳自己的有限性,允许自己不是全能的人,暂时没有办法兼顾教学与照顾孩子,不因为这件事情而为难自己。所以需要积极寻求家人、朋友和学校等多方的支持,相互理解,相互信任,相互鼓励从而形成温暖有力的复课联盟。

|
|
|